张灵甫部下:日军遭重创 丢弃尸体溃逃(7)
时间:2012-07-05 09:49 责任编辑:小编-岁月童话 来源:澳门电玩城网站_线上游戏平台~ 点击: 次
“只见我方战壕挖好了又炸平,炸平了又重挖,整个山头,几乎被炸弹炮弹翻了过来。在血肉与泥土互相搅拌、互相渗透的土地上,士兵们正在抢挖战壕、掩体。他们的脸都是烟尘和鲜血,牺牲的战士身上棉衣被炮火撕裂成缕缕碎片。没有炸倒的树木,只剩下光秃秃的树干和大枝丫。在树丫上,牵挂着被炮弹炸碎的衣带和破布,残肢断臂。”王道平《长留浩气满乾坤》(《原国民党将领抗日战争亲历记—闽浙赣抗战》中国文史出版社1995年5月)
点击查看更多图片
57师和58师在正面阵地的激烈抵抗,把日军堵在镜山口进展不得,敌人只能停在离上高城东数公里外,遥望城垣,望城兴叹。
日军第34师团向上高猛攻两日,伤亡惨重,对大贺茂来说,战况却急转直下。当74军在正面硬抗强敌的时候,70军和49军已经从左右两翼逼近日军的侧后,72军也在24日抵达上高战场。从棠浦、南茶罗而来的70军预9师和19师先到一步,在22日就向大贺茂师团司令部所在地毕家庄发起突袭,该师团司令部的战斗指挥所、锱重及野战医院都遭到了袭击。环顾四周,大贺茂焦急地发现,自己的部队被74军阻于镜山口,两翼和后路被另三个中国军隔断,第34师团已经陷于中国军东西十五公里、南北五公里的包围圈内,进退不得。这下子大贺茂自身难保,再没有心思笃定进攻上高了,在向武汉的第11军司令官园部和一郎发出求救急电后,24日下午,大贺茂命令停止进攻上高,在原地固守待援。已经返回安义的樱井省三则疲于奔命,再次奉命向棠浦进发,救援被围的第34师团。
23日深夜,罗卓英见已达成计划中的会战第二阶段目标,为激励将士再接再厉实施包围决战,他亲拟“当前胜利保障十则”,通告各部队:“目下对敌包围形势,业已形成,包围圈也已缩小,今天就是我军对敌施行全线求心攻击开始的时候,也是我军对敌展开歼灭战的良机。”并激励各部坚持到底就是胜利:“过去八天的苦战中,万余伤亡将士的血花,正期待吾人今明两天之努力,结成胜利之果,报答国家。第74军奉新烈士墓,第74军高安烈士墓,巍然在望,吾人必须迅速歼灭巨敌,以伟大战果,报慰英灵。”罗卓英《上高会战概述》(《原国民党将领抗日战争亲历记—闽浙赣抗战》中国文史出版社1995年)
终于等到决战反攻的时刻。张灵甫下了镜山,来到已经变成一片焦土的下坡桥,指挥58师向官桥街方向大举反攻。只用了一个白天,58师就攻到了桥头,第二天,部队继续向官桥街攻击前进。张灵甫来势汹汹,日军为
阻止58师的攻势,出动飞机并再次施放毒气负隅顽抗,所幸老天助了张灵甫一臂之力,天上电闪雷鸣,下起了及时雨,毒气在风雨中迅速消散,敌人的飞机也只得一时暂停出动。两天内,58师在瓢泼大雨中会同友军连下毕家傲、古山、长岭、南茶罗,并将58师的迫击炮营拉上长岭,炮口指向泗水一线。
赶来救援的敌第33师团在27日突破了第70军19师在棠浦的防线,在官桥街西南与第34师团会合,一部到达毕家庄与大贺茂取得联系,准备掩护第34师团突围。
58师连续作战十余天,人困马乏,但是,此时的张灵甫已经打出了气势,强烈的攻击欲望使他再现猛张飞的本色。27日午前,他已指挥58师攻占傲古山,并派出蔡仁杰的173团向官桥街外围阵地继续奋勇突进,于午后3时进抵离官桥仅约两公里处,即将直捣官桥街核心阵地,一举端掉日军的老窝。已如惊弓之鸟的日军受到蔡仁杰的攻击,在泗水河畔乱作一团,长岭上的迫击炮营也居高临下,将愤怒的炮弹直泻渡河撤退的日军。与此同时,172团则向毕家庄攻击前进。
但是第34师团在与援军会合后,已于27日迫不及待强渡泗水,开始突围。日军的战史记述了该部撤退时的惨状:“第三十四师团带着数百名伤病员好不容易全部渡过泗溪,按兵团司令部、行李、独立山炮队、病员输送队、野战医院、后卫部队的行军序列,开始向土地王庙东进。如前所述,土地王庙在五日前已成为待命的敌第九师中枢阵地。另外,在侧背还有重庆军六个师并列尾随追击。入夜,雷电伴随着大雨,各部队在严加戒备下渡过黑暗的一夜。28日凌晨2时负责野战医院警卫的炮兵第八中队,终于在土地王庙村庄西端遭到优势的重庆军攻击,致使该中队在处理了火炮后,全体壮烈阵亡。”《锦江作战》(日本防卫厅防卫研究所战史室《中国事变陆军作战事》(第三卷第二分册)(田琪之齐福霖宋绍柏译)中华书局1983年)在这批被毁的火炮中,有一门炮身如今就成列在北京军事博物馆的抗日战争纪念馆内
- ·扭曲变态的人性 日本女兵是这样杀中国人的!(2012-07-05)
- ·西方人揭穿日军宣传谎言:南京暴行令人作呕(2012-07-05)
- ·抗日战争时两名日本女性曾经负责抗战文化宣传(2012-07-05)
- ·松山战役时慰安妇曾协助日军 赤身裸体扔手榴弹(2012-07-05)
- ·75%慰安妇死于日蹂躏 30万冤魂如南京大屠杀(2012-07-05)